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新时代计算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计算机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携手构建计算机教育新生态,12月7日,主题为“新时代、新计算、新教育”的2019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就中国产业发展及产教融合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聚焦信息技术发展前沿问题,深入探讨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下,计算机教育发展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会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教育联合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郑庆华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发展”作精彩主题报告,分享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现代化以及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赋能其他专业素质提升的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郑庆华教授表示,新时代我们的人才培养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如人类社会由于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对知识的获取、教育的重大影响,如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教育的思维和教育方式的深刻影响,人工智能对未来职业的影响等。他认为,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今天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思维当中,我们必须要运用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数据驱动的方式来找出其中问题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而通过这样整体的因果论来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创建新的模型。面对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要思考未来的教育改革创新模式怎样应用其中。
谈及赋能教育,郑庆华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或者是大数据信息技术在赋能教育方面一直有一套清晰的逻辑,从本世纪初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到网络化,教育部组织研制开发了一大批网络精品课程,到现在朝着所谓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就是更多地把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技术,如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知识图谱等应用到教育的管理或者服务当中,使得知识获取的效率、质量、精准度更加提升。
因此,人工智能在推动教育智慧化、现代化方面,本质就是要给用户和学生提供智能导学、精准推荐,具备场景感知,具备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教育行为数据的智慧化管理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的这样一种手段和方法。总体从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由数字化到网络化,到过程在线化,目前正朝着个性化场景感知、智能化推荐、智能化服务的逻辑发展。
郑庆华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推动赋能教育有三种维度:
第一,提升教育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知识获取传递的效率和精准度,比如说智慧导学,给学生,特别是给没有学过这个知识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路径的规划。按需提供,把无关的冗余的信息和资源过滤掉。把复杂的内容,逻辑非常严密的知识体系,通过人工智能,通过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虚拟现实等手段,可视化呈现和展示。
第二,帮助教育教学管理组织服务的现代化。首先是优化资源配置,对于一所大学来说,这是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其次是学习过程的跟踪,比如看一个博士生有没有创新能力,不能仅看他发表的论文,还要看他平时下载了哪些文献,阅读了哪些参考资料,在网上发布了哪些重要的评论和反馈意见等等,对于这些信息的挖掘,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求知的能力和欲望。再有是因时因势因人而异个性化地推荐相关资源,从管理和服务上,提升资源获取的精准性、学习的效率和交互能力。
第三,改进教与学的质量评价体系,要建立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才是最公平公正最理想的指标评价体系?这本身就是非常难的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因人而异,针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循证把脉?还有测试考试手段和方法,如怎样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手段方法运用到考试当中,将来的高考能不能也考现场进行实验平台的设计?这些方面是过去的纸和笔解决不了的,但未来通过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技术完全可以解决。
据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在推进基础教学赋能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把三个需求转化为计算机基础教学人才培养改革的任务,设置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创建新的课程内容,把“物大云移”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内容融入到基础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以过程考核为主,特别是把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融合发展考核评价新的体系,同时还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提出改革。
“人工智能正在赋能新的时代,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赋能,为学习者,为教师,为教育的创新改革、提升提质增效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郑庆华教授说到。
本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四大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首次联合举办,是新世纪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面向国内高校和相关产业界的计算机教育盛会。
据悉,除主论坛外,大会期间还开设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大数据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一流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等15个专题分论坛,以及4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和数十个创新应用展,以前沿创新技术多维度赋能教育领域,打造计算机教育业界盛宴。
原文刊发于2019年12月7日中国教育在线
报道链接:http://www.eol.cn/news/yaowen/201912/t20191207_1697652.shtml